电镀废水电化学装置
电镀废水的特征
电镀废水是在电子行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水。其来源较为广泛,主要包括镀件清洗水、废电镀液、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造成的废液、地面清洗水和其他废水。这些废水经综合升级后进入污水站处理,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。
电镀废水危害极大,根据工厂工艺的差别可能含有铬、镉、镍等大量重金属离子,以及氰化物、酸碱、有机添加剂等。重金属离子难以被生物降解,会在土壤和水体中不断积累,进而污染环境,危害人类健康。比如重金属镍,可引发人体皮肤过敏、呼吸道疾病,甚至有诱发癌症的风险。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,通过皮肤吸收、伤口侵入、呼吸道吸入、误食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后,能使中枢神经系统瘫痪。
处理电镀废水的常规工艺
电镀废水常规处理工艺有化学法、生物法、物化法等。化学法中,沉淀法较为常用,像中和沉淀法,通过在含重金属废水中加碱,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分离,操作相对简单(例如加入还原剂使5价Cr 还原成3价Cr)。硫化物沉淀法,利用加入的硫化物使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去除,其优势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氢氧化物更低,反应 pH 值在 7 - 9,处理后废水一般无需中和,处理效果较好,但存在硫化物沉淀颗粒较小,以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。
工艺 |
原理 |
优点 |
缺点 |
物化法 |
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废水中有害物质 |
可大量处理低浓度废水 |
技术要求高、一次性投资大 |
离子交换法 |
使用离子交换树脂 |
饱和后酸碱再生可反复使用,多用于处理低有害物质含量废水 |
但技术要求高、一次性投资大 |
膜分离法 |
借助半透膜选择渗透作用分离混合物 |
可回收重金属和水资源 |
设备成本高、膜易污染 |
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升级发展
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对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,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不断迭代。在此背景下,电化学法逐渐受到关注并发展起来。电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具有诸多优势。不仅能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,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。其次,具有污泥产量少的优点,相比化学沉淀法等产生大量污泥,电化学法减少了后续污泥处理的难题与成本。
电化学法运用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
当前环保法规对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愈发严格,要求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极低。传统处理工艺很难稳定达到如此严格的标准,而电化学法凭借其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、深度净化废水的能力,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,满足法规要求,这是其应用的必然趋势。
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,传统工艺多侧重于污染物去除,对重金属回收利用不足。电化学法中的一些技术,如电沉积等,可有效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,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,必然会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得到更广泛应用。
经过数年潜心研究开发完善,电化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,其处理效率、稳定性等性能不断提升,相比其他传统处理技术优势愈发明显。同时,电化学法与其他处理工艺的组合应用也日益成熟,能发挥协同作用,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电镀废水处理需。